文章作者:大福干預中心董老師
轉載需經作者同意
按照相關的統計數據,自閉癥,也叫孤獨癥的發病率近年來確有攀升的趨勢,又由于社會大眾普遍缺乏對于自閉癥的了解,就會造成坊間各種各樣的觀點流傳。有的認為無所謂,長大了就會好;有的認為就是電視、電腦玩多了,多溝通就好了;也有人認為自閉癥終身無法治愈,孩子不會說話,甚至不能夠生活自理,需要終身照顧。這就給很多家長造成了比較偏激的認知,當醫生給出自閉癥傾向、疑似自閉癥、自閉癥譜系等診斷時,有的家長感覺天都塌下來,無法接受,會反復求醫確認,有的甚至想放棄,也有的家長更愿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是發育遲緩,是感統失調,不接受自閉癥三個字。
自閉癥之所以可怕,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第 一,自從自閉癥被命名至今,將近80年的歷史了,但確實還無法找到病因,所以也無法找到科學有效的藥物治療。
第二,自閉癥兒童當中確實有一定比例的比較嚴重的孩子自理程度差,需要終生被照顧。
第三、我國近年來將自閉癥列為精神殘疾。
由于自閉癥譜系障礙呈現千人千面的的復雜性,個案不代表全部,自閉癥真有那么的可怕嗎?
自閉癥是社交障礙,自閉癥譜系兒童與普通兒童相比,會在溝通和社交的領域呈現發育落后的現象,但是從智力的角度看,其中智力正常的比例能夠達到50%,甚至有資料顯示會達到70%,智力是學習效率的有效保證,這樣的生物學基礎就決定了在很多的發育障礙類型中,自閉癥的康復效果是非常積極的,只要早發現,早干預,早訓練,孩子的學習進展會非常的快,甚至會給家長很多的驚喜。即便是診斷年齡較大,干預的晚,也有很多能開口、能自理、可以進行簡單的社會生活的案例。尤其近年來,隨著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發育障礙兒童的篩查更加的細致,這就使得很多輕微的病例,也能夠被早期篩查出來,融入主流社會的兒童占比不斷地在加大。
訓練仍然是世界上目前被證實的有效手段,經過早期干預的自閉癥譜系兒童能夠融入普通幼兒園的概率幾乎能達到80%,能夠融入到普通小學的概率也逐年的攀升,而且越來越多的案例被報道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是獨立工作和結婚生子。
所以說自閉癥既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無所謂,也沒有家長想象當中的那樣可怕。我們要科學而理性地對待自閉癥,既要非常重視,也要有樂觀的態度,盡可能做到早發現、
早干預、早訓練,為孩子一生的生命質量負責。